10、方广岩刻石在葛岭村东,元末王翰书有“飞佩”、“铁壁”。明林应宽书“方广洞天”4大字于侧身门,又跋小字:“万历壬辰秋,侯官林应宽、徐熥、陈鸣鹤、王崑仲、徐□、陈价夫、荐夫应起弟同游书此”。李良杰书:“石门”2字,又“天关”2字。其他元、明、清刻石题字甚多,不尽录。
二、江西放生最佳地点
1、太原石刻在城峰乡太原村元帅庙下。唐太和中(828~835年)永泰县令潘君任满离职,因其为官清正,遗爱于民,士民饯行,留连累日。夫人王氏先已解舟泊于五里太原滩下,俟久未至,月夜登岸,书一绝句于溪边石上云:“何事潘郎恋(旧志作“重”)别筵,欢情未断妾心悬。汰原滩下相思处,猿叫山山月满船。”落款太原王氏书。年久风化,唯太原二字犹存。宋政和(1111~1118年)中,知县陈武祐刻诗于太原滩石壁上。诗记夫妇感情之深,望夫心切,至今千年,太原村元帅庙奶奶岩上仍有:
2、何事潘郎恋□□,□□未断妾心悬!
3、□□□□相思处,猿叫山山月满船。
4、末有署款“政和三年闰夏朔,从事郎知福州永福县管劝农事陈武祐书”。由于溪流冲洗,有些字,现已不清。
5、姬岩石刻在白云乡姬岩上。明末曹学佺题刻:“来天台”3字。万历时谢肇淛题刻“古鸡岩”3字。又刻石“万历丙辰八月九三山谢肇淛同陈鸣鹤、王崑仲、徐□登鸡岩寻龙洞而归。”距今300多年。清康熙时黄任题刻“鬟翠楼”及“天门”5字。维翰(椿山)题:“名山胜景”4字,系僧铁应刻石。
6、名山室石刻在大洋乡棋杆村高盖山上。全文:“由石门至西室,兹山之胜概也。元丰八年正月十八日权知县事黄叙子理记。”是北宋时(1085年)石刻,长1米,宽8米。
7、名山室达摩面壁石刻长10米、宽8米。
8、白云“处士台”石刻在白云乡白云村上带溪上,路左有石,高宽均丈余,顶平铺如席,石刻:“处士台”三字。其下群石参错,刻“屏石”、“石几”、“飞来一派”、“深源”、“祥麟第一山”、“水竹村二乐牛眠”等字,均不署款,可能是南宋末白云遗民文人所刻。溪边有巨石,春雨绵绵,溪水澎湃,驻石可以“观澜”,有“横塘”、“镜泉”、“本泉”、“仙人迹”诸胜景。石上刻“北坡”2字,旁刻“辽东宣尉王嘉谟书”8小字,在“飞来一派”的旁边又刻“东渚为北坡作”6字。
9、朱熹题字石刻在嵩口镇。宋朱熹在嵩口地方题字刻石有“聚”、“万丈行”、“山高水长”、“琳郎一片石”和“福”字等。现尚完好。
10、龙门石刻在长庆乡莲峰村石鼎峰,梅溪之南,为宋林羽讲学之所。朱熹横书“龙门”2字。
热门推荐